以音乐节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受到年轻群体青睐
赴一场音乐节,邂逅一座城
阅读提示
(资料图)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有40多场音乐节举行。成千上万的乐迷奔向各个举办城市,也顺势带火了当地的旅游市场。
为一场音乐节,奔赴一座城,在享受音乐狂欢的同时,收获一段旅行时光。这正在成为一些年轻游客的选择。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调研数据,今年“五一”假期,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12亿元。
“音乐节带火的不只是音乐,也同样带火了当地旅游。”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各地越来越重视音乐节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价值。在一些城市,音乐节品牌已成为一张旅游新名片。
“音乐节+旅行”的双重狂欢
26岁的肖晔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今年“五一”假期,他与朋友一起去了南京的咪豆音乐节。
追着音乐节去一座城市,已经成为肖晔的假期常态。“北京、上海、杭州、昆明、成都、青岛……”他罗列着去过的城市。
“就像有人为了看‘轻轨穿楼’来重庆,我是为了看音乐节去远方,目的不一样而已。”肖晔说,因音乐节赴一座城,在乐迷圈很常见。他告诉记者,这次去南京,一天参加音乐节,剩下4天全用来游玩,享受到了“音乐节+旅行”的双重狂欢。
记者注意到,以音乐节为核心的旅游形态日益受到年轻群体青睐。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有40多场音乐节,成千上万的乐迷奔向各个举办城市。
“很多火爆的音乐节,举办地周边的酒店,‘五一’假期前就预订满了,需要提前很多天抢票。”肖晔说。
4月30日,记者在重庆欢乐谷演出现场见到,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游客早早来到景区,一边游乐,一边等待当晚演出的开场。据了解,由于音乐节带来的热度,从3月底一直到“五一”假期,该景区旅游热度持续不减。
“早就想来重庆玩,恰好网上看到犀角音乐节的海报,有我喜欢的乐队,提前半个月就订了机票。”来自江苏的孔先生说,接下来他还要去重庆几个知名景点打卡。
业内人士指出,追逐音乐节的粉丝有着强大的聚合效应,一场音乐节吸引的人数较为庞大,“这么多人来到举办地,无疑会拉动二次消费,使得音乐节与旅游经济结合的价值日益凸显。”
音乐节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
肖晔回忆道,他参加的第一场音乐节,是在重庆武隆仙女山举行的草原露营音乐节。“演出现场很震撼,歌手和乐队的表演将整个现场点燃。”他说,此外,仙女山的美景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晴晴在重庆旅游行业工作了10多年,在她看来,仙女山之所以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音乐节的举办是推动剂,“最开始仙女山的人气并不旺,很多人通过音乐节才知晓并来到这里。”
4月27日,第八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开幕,其中“本土乐队和文化团队结合推出音乐节”成为8个特色主题活动之一。重庆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文化演艺制造消费热点,营造浓厚的文旅消费氛围,进一步推动文旅行业提振复苏、繁荣发展。
“音乐节落地一个城市,吸引其他城市的乐迷来到这里,他们也会关注和了解到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特色风貌,品尝当地特色菜,逛逛著名景点,这都是通过音乐节打造城市名片的最佳体现。”北京某演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旅游+城市品牌型”正在成为国内音乐节的主流运营模式。从事演出事业多年的齐明辉告诉记者,如今国内许多城市都对引进音乐节表现出浓厚兴趣,渴望将其打造成城市文旅新名片。
记者关注到,在2023年举办或将举办的音乐节中,落地三、四线城市的音乐节数量,已经紧追一、二线城市。
融合度让流量变“留量”
今年“五一”假期,山东省最具人气的城市不只淄博,还有烟台——2023烟台黄渤海迷笛音乐节吸引了10万乐迷涌入这座城市,人气爆棚。
面对如此庞大的乐迷流量,烟台也拿出了众多举措为当地旅游引流。凭借音乐节门票,乐迷们可以免费领取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等6处景区的门票,还可参与烟台17处景区5000张免费门票的抽奖活动。同时,地方发布了迷笛音乐节超全出行攻略,开通11条公交免费专线。据统计,音乐节期间,烟台公交累计出动车辆200余台、发送班次4000余次,运送游客17万多人次。
事实上,“音乐节+旅游”的模式并非近两年才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北县,这座曾经不知名的小县城,借助音乐节成为热门打卡地。
2009年,第一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开幕,此后每年都吸引数十万乐迷到场,成为国内场地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音乐节。当地也以草原音乐节为核心,先后推出了草原观光度假游、草原军事体验游、草原民俗风情游、草原特色工业游等7条精品旅游线路,迅速带火了当地旅游业,给当地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借助音乐节开发旅游资源,应注重音乐节与旅游业的联合发展,融合度才是流量变‘留量’的关键所在。”有业内人士指出,音乐节已不再是单一的娱乐活动,而是渐渐融入了休闲旅游领域。如今,随着年轻一代的游客群体日益庞大,旅游业更加多元化,让音乐节与当地旅游资源巧妙结合,突出个性化与差异化,才有助于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旅游文化品牌。(工人日报记者 黄仕强)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