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时期,地方行政区划有州、郡(国)、县三级。其中州一级最高,天下共分十三个州(194年将凉州河西四郡分离出来设立雍州,此后成为十四个州)。州下设郡或者国,郡国下面是县。
州一级的管理者在东汉时期名字曾经几度变化,开始叫刺史,后来改名为州牧,之后又变回刺史这个旧名。在开始的时候,刺史(州牧)的权限不大,只是代表朝廷监察本州地方官员,并不具体管理地方事务,实权不多。
而且刺史(州牧)的官位也不高,俸禄只有区区的六百石,比郡守都要少。但是刺史可以监察本州官员,直接向皇帝报告官员的功过,因此其真正的权力还是蛮大的。
(资料图片)
而郡守(如果是封国则是相)是管理本郡(国)所有军民事务的官员,因此实权很大。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刺史(州牧)有监察权但是没有实权,而郡守有实权却受刺史(州牧)的监察,这么一来就形成了很好的制衡,这也是封建时代朝廷控制地方的一种常见手段。
到了黄巾军起义之后,天下纷乱,汉室宗亲刘焉上书建议让宗亲、大臣去地方上担任州牧,直接掌管一州的军民事务,独揽大权,以应对地方动乱,史称“废史立牧”。这一建议实际上就是强化刺史的职权,使他在州一级具备像郡守那样的实权,可以直接掌握地方军政权力。
有些人认为也正是刘焉的建议,导致地方势力的加强,最终导致了后来的军阀混战。
不过实际上东汉末年州牧、刺史两个职务是同时使用的,职权也没那么细分。比如说刘焉担任过益州牧,孔伷担任过豫州刺史。而有时候还会转换,像刘表开始是荆州刺史,后来又是荆州牧。不管他们是刺史还是州牧,都是直接掌控地方军政大权,可以说不管有没有“废史立牧”,地方势力加强也是大势所趋。
到了董卓进京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各地官员纷纷拥兵自重,很多时候是靠实力说话,而不是看职务高低。
比如说在讨董卓时,长沙太守孙坚率兵北上途中逼死了自己的上司荆州刺史王睿。
还有像冀州牧韩馥按照职务来说,他掌管冀州所有的军政大权,是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是实际上他理论上的部下渤海太守袁绍实力更强,韩馥根本就管不了他,后来还被袁绍夺了冀州。
至于幽州牧刘虞更倒霉,他同样管不了自己的下属北平太守公孙瓒。后来刘虞率兵讨伐公孙瓒,反被击败,最后被杀。
所以到了东汉后期,官职的高低和名称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谁的实力强,就能攫取更多的地盘,然后自己给自己封官,东汉皇帝彻底成为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