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漫天都是利好,只是苦了医药。
(资料图片)
7月28日晚间,中纪委网站发文称:将集中整治医药领域,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俨然同21日卫健委发文的“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腐败集中整治”遥相呼应。一场事关医药领域的整治,正在酝酿。
一时间,医药又站在了市场的风口浪尖。在整体回暖的市场中,跌幅榜居前股多数为生物医药股。诸如恒瑞、华东、丽珠等知名创新药企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虽然医药整体并不是我们的能力圈,但今天的文章我们还是想简单聊聊我们对于医药的看法。
·短期有阵痛,长期是利好
一直以来,不少医药公司营销费用奇高。在商业的竞争中重销售,而轻研发。仅靠着技术含量不高的仿制药品就能在市场中风生水起。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长期肯定不利于行业的整体进步。
本次高层下决心推动的1年期整治,可以说是医药领域的一次大洗牌,药企躺平赚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那些产品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药企,很可能就淘汰出局。而只有具备创新能力转型的药企,才大概率能够存活,但活得好不好,还得看产品的实际创新。
像恒瑞这些大体量的头部创新药企,他们的平台建设到研发体系,无不是真金白银投入后建设起来的。相比短期阵痛之下,我们有理由长期相信他们更有着创新突围的可能性。如果连这些头部体量的药企都GG,那我们的创新药出海更无从谈起。
·医药的确难,利益难一致
不过,虽然市场长期对医药抱有着极大的期待和愿景,不少个人投资者也喜欢投资医药方面的个股或基金,但是从生意模式上来看,创新药并不是多好的一种生意。
这里我们先来看两位大佬的言论:
海通医药首席余文心此前就针对创新药表达过她的观点,在余文心看来,创新药的商业模式,不是时间的朋友。
为什么?余文心认为,“你今天看它,和五个月之后再去看,可能全世界又出来新的产品了,格局又会改变了。所以这些偏科技驱动型的行业中间,我们要的是弹性。跟踪的,包括研究的频率,实际上应该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竞争格局都会在变化。”
赵蓓也对创新药出海表达过观点,认为“一些创新药企他们的临床数据大多只有中国,而缺少美国的人数数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赵蓓认为中国药企申请美国FDA的批文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但长期还是有信心”
一方面是竞争激烈,变化快,另一方面是国际化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市场即便讲医药故事,其实还是得谨慎。毕竟这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行业,想要研究清楚他们的壁垒、护城河太难太难。正是基于这种能力圈的限制,研究院一直也很少谈及医药。而相比渐进性创新的医疗器械,和长期才能培育口碑的医疗服务而言,我们认为从生意模式上来看都要比“药”好上不少。
除此之外,对于医药,市场还有对于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期待,虽不否认长期来看有空间,但是短期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变相缩量的行业,可能的来源于就诊人和付款人的不统一。
因为看上去医药市场的买单人和受益人都是病人,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国内医药市场真正买单的大头是医保,其次才是病人。很多人在分析判断医药市场的时候,会认为随着老龄化人口增加,行业的规模会快速增加,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随着老龄人口增加,付费的医保规模增加速度其实是有限的。所以这两年医保不停的集采,大家也都看到了。
当然从长期来看,我们肯定对于中国创新药还是有信心,长期大概率会有几家头部公司不错,但这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平均受益率会高。
证星研究院发现不少基民都存在以下几个投资误区:
1.因为看好老龄化看好医药行业基金长期的发展,实际上这个是不确定的。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又长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扭曲导致生意的赚钱能力受压制,但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却是市场化竞争出来的,所以中国医药行业整体的发展情况到底多乐观不好判断。
2.整体指数估值在低位,但不一定意味着动态估值在低位,医药行业估值太专业,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是十米栏,并不是个看静态估值就能判断高低估的行业。虽然长期中国头部医药企业较有前途,但看起来确定性很高的生意目前的估值给的并不低,而这类公司在少数。而估值给的低的医药生意又不少都有长期的忧虑。所以当前整体指数估值可能在低点附近但医药里面代表未来的好生意其实并不是。
原文标题:医药股因何巨震?